中印战争的孤胆英雄: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发布日期:2024-12-21 07:44 点击次数:139
#头条创作挑战赛#
“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为何孤胆英雄庞国兴老前辈如此霸气?
庞国兴(1940-1965),男,陕西子洲县裴家湾人。1959年入伍参加人民解放军,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被国防部授予全军战斗英雄称号。1965年9月18日在军事训练中因公殉职。我们今天就带着缅怀心情来讲讲老英雄精彩的战斗过程。
故事还得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开始说起,此时我国国内经济正在遭受非常严重的困难,东南宝岛上爱写日记的运输队长也蠢蠢欲动,彼时的老大哥苏联也从社会主义好大哥转变为头号敌人老毛子,越南的战争也还在激烈地进行着,毫不夸张的说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新中国所处的国内国际环境都是非常险恶的状态,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新中国有可能会再一次陷入战争的泥潭。
无谓的中华儿女经过了14年的日本侵华战争、三年的解放战争、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的洗礼,民族凝聚力和解放军的战斗力已是今非昔比,也让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美国甘拜下风,虽然我们取得了不错得战绩,但新中国还是没有彻底改变内外交困的战略困境,国内外的反动势力依然猖獗,亡我之心不死,这都没有吓到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还是表现出了独立自主民族该有的尊严和气魄,在冷战两级格局之中做那个第三极,并打出了双拳出击的口号,即左勾拳打苏修、右勾拳打美帝。
正所谓无知者无畏,在我国的西南边有一个号称“第三军事强国”的国家印度表示非常怀疑解放军的战斗力。此时的印度由于奉行不结盟政策在国际上混得风山水,又打赢了第二次印巴战争,还得到了美苏两大扛把子的经济和军事武器的支持,简直狂的没边,1962年自称第三世界领袖、不结盟运动的倡导者、号称南亚霸主、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决定趁你病要你命!悍然入侵我国西南边疆的领土,越过所谓“麦克马洪线”,向中国边防部队发起进攻,并且大言不惭的说什么一个印度士兵要打十个中国士兵等等。
在多次的外交斡旋无果的情况下,我国决定对这个不知天高地厚邻居一点小小的教训。战争没有开始前我们高估了印度的战斗力,也低估了我们自己的战斗力,在极度拉胯的战斗力加持下,印度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可以把侵略战争打成卫国战争的国家。
接下来就是电视剧神剧都不敢拍的神奇剧情,简直就是神仙的操作让我们来一起看看老前辈庞国兴战斗组的精彩过程。
让我们把时间调回到1962年,时间也来到11月,我军对入侵印军发起了多次作战,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战斗的胜利,18日拂晓,55师163团9连奉命正在对西山口实施攻击,4班副班长庞国兴在追击一股南逃敌人的过程中,因天色未亮视线不佳,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成为了插入敌纵深的孤兵,然而事实上这样的孤兵不只他一人,在接下来追着敌人屁股满山跑的过程中,先后偶遇同样孤身追敌的战士王世军、冉福林、周文轩,在王世军的建议下,随即匹配的四个有缘人成立了一个临时战斗小队,推举庞国兴为队长。
别看他们仅有四个人,但是他们却没有选择反身回去找大部队,而是决定向西山口进发,想在大部队进攻西山口前对印军进行袭扰。四人沿公路两侧交替掩护前进,在前进中遇到了一股印军,在一个山头上向庞国兴等人射击。他们赶忙隐蔽,并决定战斗,别看这小组人少,但却作出了像样的战斗部署,并决定发扬我军传统,迂回包抄。简单地交换了意见,做出了战斗分工;由王世军、周文轩爬上东山,从侧面迂回包抄正在山上射击的印军。
庞国兴和冉福林开始与印军交战,战斗过程比较短暂,庞国兴用步枪击毙了指挥的印军军官后,其余印军便开始逃窜。忘了介绍了,庞国兴是部队有名的神枪手。而王世军和周文轩还在迂回中。庞国兴和冉福林又开始追击残敌,丝毫不顾虑这股印军有多少人,就是追。这是他追的第二股敌人。
拐过一个山弯后,庞国兴发现了印军的一处炮兵阵地,三门榴弹炮正在疯狂地向我军射击。虽然敌众我寡,但是庞国兴决定消灭这处敌人。两人端起枪就向敌人炮兵阵地猛扫。这时王世军和周文轩从另一侧也打了下来,本来印军还能抵抗一阵,但是面对两面夹击,也不知道我方有多少人,丢下火炮逃跑了。庞国兴等人占领了炮兵阵地。占领炮兵阵地后,庞国兴等人又发现一股印军沿公路向南逃跑,而且这些印军中还裹着两辆普车,后面还有一辆牵引车拉着火炮。“吉普车上一定有大官,追!”庞国兴发出命令。
这应该是他追的第三股敌人。这股印军具体有多少人不知道,但是肯定比庞国兴这四个人多,但是庞国兴等人丝毫不畏惧,又开始一场追逐。一阵枪声过后,已是惊弓之鸟的印军又一次仓皇逃跑,逃跑中印军将地图、望远镜都丢了。打跑了这部分残敌后,庞国兴等人又爬上了一处高地,又发现了一处印军炮兵阵地,庞国兴等人又采用迂回包抄的策略,又打跑了印军拿下这处阵地。
此处阵地上,庞国兴用望远镜观察到了远处有一处印军指挥所,周围集结了许多印军,面对敌众我寡,四人又开始商量如何打下这处指挥所。正在这时,庞国兴发现自己的后方大约有两百名印军正在逼近,面对这股印军,庞国兴决定进入森林与其打游击。在打游击的过程中,四人小组又歼敌三人,这个过程中周文轩失联脱离了战斗小组(后来周文轩从另一个方向与大部队会合)。四人小组变成了三人小组,但是三个人依然毫无畏惧,在印军阵地中打来打去,与敌周旋。这三人小组犹如一把尖刀打乱了印军所有的部署,更让印军害怕的是始终不知道庞国兴等人到底是多少人。而与庞国兴等人遭遇的200多名印军,不仅没消灭庞国兴等人,反而被庞国兴击毙了两名印军准尉,其余印军见自己的领导被击毙,纷纷逃散。当然,庞国兴等人又是对其一番追逐。
庞国兴等人深入敌后一阵乱打,将印军打得晕头转向。在正面的战斗中,连团长解全威当时就很纳闷:“我还没有调部队去打,西山口上敌人的火炮怎么就哑了呢?”殊不知,庞国兴等人此时已搞掉了两处炮兵阵地,所以印军火炮才哑的。当主力部队正式开打西山口时,庞国兴等人已经控制了另一个制高点,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的进攻,当我军主力打过来时,他们三人高兴地大声喊,脱下军帽用力摇晃着……庞国兴、王世军和冉福林又回到了战友中间。因为三人已经打了很长时间游击,对地形比较熟悉,随后开始为大部队带路。整个西山口之战中,我方以牺牲97人的代价,歼灭印军920人,缴获90门火炮。其中,7门是庞国兴小组缴获的,8门是小组带路缴获的;
这次战斗,庞国兴战斗小组孤胆深入敌纵深15里,打了五仗。攻占了敌人两个炮兵阵地,击毙敌一、二级准尉以下官兵七名,缴获火炮七门,炮对镜、望远镜各四付,推土机、汽车四台,为战斗作出了突出贡献,也因为庞国兴等人的贡献,使得战斗进行的异常顺利,大大减少了伤亡。
战争过后,庞国兴才知道,当时逃窜的印军可不是一小股敌人,而是足足有一个团之多,而庞国兴追的那几股敌人至少是一个营,这就演成了一个营多的印军在前面翻山越岭的逃窜,后面庞国兴等人拼命追赶、顺便又拔掉炮兵阵地的奇特景象。而且战斗的场地并不是平原地区,而是山地居多,可见印军跑跑得不轻松。
这就是庞国兴等人深入敌后的真实历史,四人毫发无损的地印军阵地东冲西撞,如入无人之境,精彩至极。如果不是我一再强调是真的,恐怕很多人都以为这是神剧。而在战后,庞国兴在写报告时,当写到面对200多印军时,写了一句至今都在传唱的名言: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经过老前辈们的不懈努力,中国取得了中印战争的最终胜利,毛主席不无感慨的说到:“这次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不打则也,一打必须打出数十年和平”。然而,到如今西部边陲依然保持微妙的平衡,都是前辈们浴血奋战的结果。
虽然命运弄人,庞国兴老前辈英年早逝。于1965年5月18日,庞国兴前辈在军事训练中因公殉职,享年25岁。
中华民族正因为有这些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祖国不再为强权压迫,关键时刻站出来为民族的独立,国家领土的完整,抛头洒热血,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庞国兴老前辈的事迹不青史留名,更是激励往后世世代代的年轻人们为了国家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让我们讲好英雄的事迹,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部分资料来源于:快懂百科庞国兴全军战斗英雄简介
印军周文轩庞国兴王世军西山口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